极速打开
打开爱书小说APP 去广告阅读

返回

中外侦探文学故事(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手中之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欧文·科布

  在审判这桩谋杀案过程中,公众的注意力与其说是在凶手和受害者身上,更不如说是在主要证人身上。因为主要证人是一只鸟。

  从某种程度上看,这是由报纸的渲染造成的。报纸的渲染使之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机灵的年轻记者们绞尽脑汁推出富于想像力并带有诗韵味的大副标题,紧扣人们的心弦。诸如“命系一鸟”、“命运之神”、“复仇的生灵”、“生灵有眼,法网难逃”等等,无一不与一只其貌不扬的墨西哥鹦鹉的名字相连,使人总忘不了它那鳞状的腿上带着的钩环和黄色的头上那双冷酷无情的眼睛。

  在面对专业作家、报道记者、伤感文学女记者、速写画家、摄影记者和其他听众涌得水泄不通的审判室向陪审团作的介绍性发言中,地区助理律师帕特里克·亨利·斯达里特大肆吹捧这只鹦鹉在找到被告过程中的功劳和它将凶手送上电椅的重大意义。他接着推论道:基于大量证词——记住,是这只鸟的证词——本案对威尔海姆·路格的控告之关键问题已确凿无疑。

  请听:

  “陪审团的先生们,我提醒大家,完全可以想像,要是没有这个证据——因为这个不管怎么说称为证据是有充足的理中——要是没有这个该死的铁一般的证据,我会在心底里凭良知怀疑这起诉讼该不该定罪。如果没有它,这次凶杀只会是一次普通、寻常、惨不忍睹、令人颤栗的一桩杀人案。对我们纽约这个大都市来说仍然没有人会产生兴趣,而且惟一的意义是对其结局捉摸不定,因为当法律必须以现场证据为依据时结局往往是刑事诉讼的一个标志。”

  “这会紧紧吸引住本地区的乃至全国人的想像力。我以为这个证据足以用来结案,使死者安息,叫凶犯伏法。”

  “这只是巧合吧?是偶然因素吧?只是定罪性确证的一个主要枝节而已吧?我认为都不是。这是因为,先生们,我以本人的任职宣誓担保这是神的意志在起作用。通过它我看到了奇迹。我看到了至高无上的天意之秘密得到揭示——好像万能的上帝从永恒的空间那边召唤来了那位可怜的被谋杀的妇女那乞求的声音,通过这个羽毛鲜艳的满腔怒火的正义之鞭那奇怪的、卑微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喉咙在向我们诉说。陪审团的先生们,我谢谢你们。”他坐了下来,喘着气。

  此时,这位地区律师助理显然比那些聪明的年轻记者高出一筹。因为尽管这些记者脑瓜机灵,但没有一个想到“羽毛鲜艳的满腔怒火的正义之鞭”这个词语。另外,从法学条文的角度看,也许有人会说,这位演说家在介绍性的讲话中使用的是本该用于总结性讲话的言辞。但是囚犯的辩护律师没有这么早就急于对这种一锤定音式的讲话发表反驳,也许其他人谁也不该这么早就出来对峙。

  实际上,谁也没有立即反驳,尽管奥·哈·毕·莫尔得努法官在主持这个第三次开庭过程中,一边听着陈述,一边不止一次地用探询的目光朝指定辩护的那个瘦小的律师看。谁也拿不定,这位瘦长的男人要怎么样。www.chuanyue1.com

  囚犯的辩护律师是阿里克斯·科·布努上校。在小城镇他会是个怪人,或像人们所说的那种特殊而有个性的人。但对曼哈顿这个无奇不有的地方来说,他的名字有时出现在与之有关的报道中,但这是再也普通不过的了。他的同行们认为,他属于古怪的那一种人。

  表面上看他好像很喜欢自己的职业,并且干得相当出色,但由于经常心血来潮对各种毫不相干的东西产生极大的热情,而抛开本职工作去追求一些科学的和伪科学的时尚。一旦掌握了某个东西,或者至少热心地折腾了一段时间后,又会嘎然而止。很快就有消息传出,使同行律师们认为布努上校又在搞新的事业并且钻得相当之深。

  他又瘦又高,一头蓬乱密厚的白发,面部棱角分明,离远点看简直像火山岩形成的。当你正面看他时,不禁会想起冷却僵硬的岩浆。也许你还会以为在这张粗犷的面孔底下有潜藏着的火焰正在燃烧。但他的办事风度一般是很平静,而且务实。他从不炫耀自己的口才。

  他朴实,拙笨,看上去可靠,带有南卡罗来纳沿海口音而且有一大可贵的特点:不是非开口不可之时,他可以一言不发。

  从对手开始夸夸其谈始,他一直没有打断对手的漫天比喻。他一直沉默着,从外表看上去似乎这次审判和他没有多大关系。

  第一位证人是个妇女。这位妇女的气质不同于一般妇女,讲话时落落大方,完全没有女性那种柔弱的低声细气。

  下面是她的自我介绍和发言:

  “我叫迪莉娜·吉本,寡妇,三十八岁,有一个孩子。我负责看管东七十六大街第601—1/2号公寓。我住在地下室里,是大家称为没有电梯也没有热水的公寓。每层楼上有两套住房,分前后两套。自从我丈夫去世,我在这里已看管了九年时间。今年的三月七日,我当时是住在那里的。”

  斯达里特:“请你告诉陪审团三月七日在这个地方发生了什么不寻常的事。哎,不,这样说吧,你讲述一下你碰见了什么不一般的事情。”

  “喔,大约下午四时五十五分——”

  “你怎么知道得的那么具体?”

  “我刚看过钟表。我正要给我和儿子做晚饭,所以就看了看表,看是不是该动手了。”

  “继续往下讲。”

  “噢,先生,大约差五分五点的时候有人在我的头门上猛敲。我就擦干手前去看。是个男人,我不认识。他对我说——”

  “请等一等。说说那个人什么样儿。”

  “黑黑的,个儿不高。黑眼睛,黑头发,黑胡子。长相像个外国人,外国口音。”

  “吉本太太,你讲具体点。”

  “有点像个葡萄牙人,也许是个希腊人。说话没个整句。有点慌张,也许是他讲话怪怪的原因吧。”

  法官莫尔得努先生瞥了柯耐尔·布努一眼,好像盼望他对吉本太太的随意分析提出反对意见。可是柯耐尔·布努还是一言不发。因而斯达里特先生接着说:“换句话说,吉本太太,这个陌生人的举止给你的印象是警觉、不安和恐惧,是吧?”

  “是的,先生。他的确有点恐惧。”

  “接着说吧。”

  “他对我讲,恐怕顶楼的后面那套房里出事了。我就问他怎么知道。他说他上去拿杂志订单还是什么的,反正是去取订单的。他说他要从顶层往下挨门挨户取。他说来到这套房门前,才是第一家,他敲了敲门,但没有人来开。他说他试着打开门,可门关得很紧。他说正好听见有人在屋内求另外的人饶了他们,不要做出这种可怕的事情,他说他意识到里面出事了。他说他不愿意插手别人家的打打闹闹,所以他认为最好找到看门的人或什么人并告诉他们——”

  法庭委员:“稍停一会儿,太太。地区律师助理先生,本庭的旨意和愿望当然不想在记录中出现误差。因为被告律师没有对这样的询问提出反对,本法庭有责任提醒你,应该让刚提到的那位人士出庭,让他亲自讲,这才是正常程序,不应只依靠她的第二手回忆的细节。”

  斯达里特先生:“尊敬的先生,目前还无法进行你所提出的那种正常程序。”

  柯耐尔·布努首次开口:“是眼下不行呢,还是什么时候都不行?”

  斯达里特先生:“我博学的对手,你的意思是没有其人吗?”

  “相反,我们辩方完全同意您那位血气方刚的控告人所说的,肯定真有其人。”

  “那么为什么——?”

  法庭委员:“先生们,别争了。斯达里特先生,你继续问吧。”

  斯达里特:“吉本太太,现在回到你遇见那个黑发的陌生人那个时候吧。我问你,他告诉你他听到可疑的喊声后你做了什么?”

  “我直接出去找警察。”

  “是不是很快就找到了?”

  “是的。在一号大道的拐角处我看到了个警察。我过去对他讲——”

  “讲了什么不要紧。他陪你走回大楼,是这样的吗?”

  “是的,先生。”

  “到了以后他做了什么?”

  “他上到顶楼的后部——第五层。”

  “你和他一块去的吗?”

  “是的,先生。”

  “谁住着这套房间?”

  “哎呀,路格先生和太太。”

  “你说的‘路格先生’是这位被告吗?”

  “哎呀,是的,先生。还能是谁?”

  法庭委员:“你只须说是还是不是,太太。不是叫你来提问题,而是叫你回答问题的。”

  “好的,先生。”

  斯达里特:“你说的‘路格太太’是不是指与被告一起生活的那位妇女,那位后来被认为是卡门·戴·洛玛的妇女?”

  “是的,先生,可我一直认为她是他的妻子。”

  法庭委员:“把这句话划掉,书记员先生。太太,我再一次提醒你,不要把你个人的看法加进去。”

  “好的,先生;请原谅,先生。我照办就是。”

  斯达里特:“这对夫妇,也就是被告和已死去的那位,租住这套公寓有多久了?”

  “整整三个星期,先生。”

  “那就是说到惨案发生时整整三个星期?”

  “是的,先生。”

  “相比之下,他们的相对身高和体重是多少?”

  “我不懂你的意思,先生。”

  “换个说法吧。被告身材魁梧,膀大腰圆,足有六英尺高,你能看见,在场的人都能看见。那么,那位妇女的体重和身高与他相比如何?”

  “她才刚刚到他的肩头那么高。”

  “你是不是说她的体重比他少五十磅以内?”

  “我怀疑她连他体重的一半都不到。她瘦小、纤弱,一副病态相。我注意到她咳嗽得很厉害。我曾对她谈过。‘路格太太’,我说,‘你应该服一点——’”

  法庭委员:“这最后一句话得划掉。”

  证人:“请法官原谅,先生。”

  斯达里特先生意味深长地说道:“吉本太太,不论怎样,这对夫妇的外表和体力是有很大差别的。我们一致认为这一点是无误的。下面,另一个问题是:他们有孩子没有——家里有没有任何其他成员?”穿书吧

  “没有,先生。除一只鹦鹉外,什么人也没有。”

  “啊,对啦!咱们谈谈这只鹦鹉。他们好像很喜欢这只鹦鹉,是吧?”

  “她是很喜欢。我倒没有见到他注意过多少,至少是不大注意。”

  “的确是这样。这位妇女是怎么称鹦鹉来着?”

  “她叫它‘罗拉’,由于离得很近所以我能听清楚。而其它的鹦鹉,我听见过的都叫‘波莉’这个名
打开APP 阅读最新章节
手中之鸟(1/3).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